金爵钗 第236章(2 / 3)
她却问起伙食来。
&esp;&esp;杨淮动了动嘴,答:“中午送来一碗粥,一个炊饼,一碟焖茄,一碗青菜。臣吃不下,菜只用了一半,牙齿不好,炊饼嚼不动。狱中养了条狗,骨瘦如柴,我便招来喂了它,它还没吃,就开始冲臣摇尾巴。”
&esp;&esp;萧扶光扭头朝狱卒吩咐了几声,狱卒看了杨淮一眼后点头哈腰地出去了。
&esp;&esp;“天气越热,紫茄越好吃。我从前常吃素,吃一夏都不腻。”她说罢顿了顿,忽然笑了,“我自小便怕狗,第一次跟狗接触时小阁老在侧,我担心害怕畜生被他知道,会叫他看轻了去,只能装作不怕。”
&esp;&esp;杨淮双手扶膝,问:“郡主来此,应当不止是为了说这些吧?”
&esp;&esp;“可我也知道,无论我问什么你都不会开口。”萧扶光道,“从前父王常说,户部的钱袋子惹不得,杨大人是其中最硬的那一个。我可以不相信任何人,但我不能不信父王说过的话。我还听女眷们说杨大人俭省到了疯魔的地步,十几年不曾购置新衣,甚至为省盐不洁齿以致牙齿松动,难以咬硬食。”
&esp;&esp;“殿下是臣的伯乐,若非殿下提拔。”杨淮笑了,朝定合街的方向一拱手,“臣一辈子都要蜗居在豫州。”
&esp;&esp;“今夏尤其热,去岁不曾降雪,今年应是个短秋长冬。我担心长冬会有暴雪,少不得要提前作一手准备…”萧扶光对他道,“大人觉得,我父王在冬日前会来看您吗?”
&esp;&esp;杨淮放下手,仔仔细细地看了她一会儿。
&esp;&esp;十数日前还当她是个一窍不通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,自己看到工部账目气不打一处来,直奔内阁骂人,谁料做错了事的是皇太女,竟叫自己错怪了她——他回去也在琢磨,要不要再次登门道歉,可一来担心别人说自己媚上,二来登门少不得又要备礼,总之要出钱的事儿他打心里不愿意干,于是折腾到最后也没上门。
&esp;&esp;今日落了难,她竟不计前嫌地来了。
&esp;&esp;“应该会吧,郡主。”他问,“臣真的能等到殿下吗?”
&esp;&esp;“杨大人是不相信我吗?”
&esp;&esp;杨淮无奈地笑了笑:“事到如今,臣只能信您了。”
&esp;&esp;六月下旬,如山铁证在前,杨淮突然翻供。刑部再次审理,然而杨淮却借摄政王未现身为由拒绝受审,豫州粮案再次搁置。
&esp;&esp;七月初,昭义将军司马炼联合参将御史沈磐于临江发来急奏,称水寇为假,齐兵骚乱是真,并弹劾镇国大将军宇文律以“扰别处、勿扰临江”为由天价贿赂敌军。
&esp;&esp;萧扶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再调三千兵马前赴临江支援司马炼与沈磐。
&esp;&esp;而此时的宇文律通敌行贿数罪并罚,整个人被五花大绑关在室内。
&esp;&esp;他在意识到自己被摆了一道后,隔空雷霆暴喝:“檀沐庭,我屮你嫲!”
&esp;&esp;第410章
&esp;&esp;帝都雪大(六)
&esp;&esp;通敌等同叛国,是诛九族的死罪。
&esp;&esp;临江借调兵马后不久,萧扶光拨去的人马也及时赶到。司马炼谨慎多疑,沈磐又对山东周遭极为熟悉。二人深知魏人水性不比齐人,待对方前来叫阵时如何挑衅也拒不下水,而魏军气倒一大片,提枪要上,在被司马炼以不从军令为由打了二十棍,自此无人再上前。二人稳如泰山,哪怕对方追着骂道姥姥家也只当自己没姥姥,听不见。齐兵叫阵数日不应,粮草先绝,灰溜溜地开船要溜,此时司马炼下令叫骂,憋了数日的魏军终于得以火力全开,将齐军并慕容皇室十八代含在口中反复蹂躏,骂得那叫一个脏。齐军早已竭力,粮饷不继,一顿狗血淋头下来,精神几欲崩溃。有几个血性人物将船只驶向岸边,却不料司马炼与沈磐打配合,正埋伏在岸边候着,于是兵不血刃擒下敌军二百,当众斩首,此战告捷。
&esp;&esp;捷报传入帝京时,萧扶光自是高兴的。可两个年轻人冒尖,多的是人看不下去,加上同去临江的大将军宇文律通敌一事被揭露,不少人认为这是司马炼或沈磐给大将军挖下的坑。
&esp;&esp;于是有几人联合上书,恳请召回二人后严厉惩戒。
&esp;&esp;萧扶光看了两眼,直接将联名奏书摔在人面上。
&esp;&esp;大堂内呼啦啦跪了一地。
&esp;&esp;萧扶光端坐在正中央,道:“司马炼和沈磐在用兵上顶多算初出茅庐,却是难得隐忍刚毅,他们二人的年纪就算加起来也不如朝中许多大人的年岁长,我在此试问诸位:你们在二十出头时都在做什么?若有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