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97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当了一天小翻译,福宝已经是熟手了。

听明白他的意思后,开口很是专业:“你想卖什么商品?作价几何?又想找些什么买家?”

亚历山大早听说这兄弟三人中,拉丁语流利的是最小的这个。

见到小翻译本人。

听到果真说得一口流利的拉丁语。

不敢小觑对方年龄,赶紧打起精神来。

“小公子阁下,我此次带来的货品是乌香烟草。它不是普通烟草,吸食可以缓解大部分身体因伤带来的各种疼痛、消除疲劳,延年益寿。至于价格,在南越的一手价是五十两银一斤”

烟草,兄弟几人并不陌生。

被当做药材出口的九叶芙香草,一年更比一年的销量大,是药材中纳税第一的商品。

他们都知道这种烟丝,确实有提神、顺气、防蚊等效果。

但,这个荷兰商人所描述的乌香烟草,简直是妥妥的神药啊!

随着学堂医学生的大量培养,以及黄老御医全家的努力,像甘露川医馆这般规模的医馆,开遍了关西每一个卫所。

药材,尤其是好药材。

在出口的同时,也在大量进口。

其中,有一种治疗疟疾有奇效,叫做奎宁的药材通过关西的商贸,已经在雍泰朝内传播开来。

在关西,药材属于特殊商品。

也是唯一一类,进口税远低于出口税的存在。

兄弟三人对疑似新药材的乌香烟,很是重视。

低头商议一番后,由福宝传话:

“亚历山大,既然你对你的烟草这般有信心,我们想请御医对其药性进行检验,真如你说的那般好,我们会为你免费宣传,甚至还可以帮你申请免税!”

荷兰商人亚历山大深邃的眼睛里,闪过一丝不安。

随即,又十分笃定的将大大的笑容挂在脸上。

“那是当然,小公子考虑的很是周全,如果能免税,那就再好不过了!”

他怕甚?

乌香,在欧洲确实是一味万能药。

著名医学著作《伦敦药典》,将其列为必备药品。

乌香溶解于葡萄酒中,饮用后可以缓解手术疼痛、慢性病(如痛风、关节炎)、咳嗽(尤其儿童百日咳)及腹泻。

当然,在烟丝里加入乌香不是他的首创。

前些年,就有商人在东南亚的数万劳工中推广,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。

他和他的家族起步晚,东南亚和南越的已经没了他们的位置。

来到关西,正是他和他的家族大展拳脚的好时机!

乌香药烟(下)

亚历山大的自信,不是盲目的。

恰好,黄老御医这段时间就在伊里的医馆里坐诊。

老太医日常在甘露川学堂给医学生授课,为酒坊的药酒把关,还喜欢伊里河谷的秋天,年年会来此住上两个月。

当左驰隽兄弟三人把乌香药烟送到他跟前,黄老很快就辨认出烟丝中的乌香就是阿芙蓉。

圆通:“老太爷,我记得医典里有记载,阿芙蓉是一味可治疗腹泻、疼痛的药材。”

“你小子记得没错,阿芙蓉早在唐时就传至中原,现今仍是进口药之一,价格极其昂贵。”

至于为什么要换个名字,并炮制成烟草贩卖,老御医百思不得其解。

兄弟三人面面相觑。

进口药,可不是这个烟草价。

对方既然是商人,图谋的自然是利益。

想赚更多的钱,直接贩卖阿芙蓉不就行了么?

左驰隽挠头:

“不好说,据我所知九叶芙香草的利润就非常可观,现在是出口药材中纳税最高占比最高的!”

圆通略有所思:

“大将军常说,烟草虽然提神醒脑,但抽烟过量有损健康!”

军营和家中,都是明令禁烟的。

以至于九叶芙香草如今还是以外销为主。

除了产地,家境普通的百姓想抽都还都买不着。

现在被反销了这么一味药烟,兄弟三人不懂其中的猫腻,只能快速飞雕传信给了镇国大将军。

甘明兰揉了揉眼睛,还以为自己看错了。

又看了好几遍,口中喃喃:“乌香?阿芙蓉?烟草!”

任何一个种花家百姓,没有不痛恨近代史的。

其中,又以“冻鸭病夫”为最。

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,可不就是那个令人咬牙切齿的阿芙蓉么!

现在,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出现在她眼皮子底下。

还以这么个方式。

差点没把她气出个好歹来!

芦叶见自家主子脸色沉沉,似在酝酿暴风雨,忍不住咽了咽口水。

小心翼翼的问:“主子,这乌香烟可是有问题?”

他家主子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:“呵呵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